阐述pcr核酸检测试剂盒建立的理论模式和工作原理
1、什么是定量PCR?
以参照物为标准,对PCR终产物进行分析或对PCR过程进行监测,从而达到评估样本中靶基因的拷贝数,称为定量PCR。定量PCR的可行性定量一般是在PCR扩增的指数期进行的。
2、定量PCR定量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特定的待扩增基因片段起始含量越大,则指数扩增过程越短,当扩增速率趋于稳定后,则无论原来样品中起始模板含量多少,终扩增片段的含量通常是一样的。
理想的扩增结果:Y=X×2n其中Y代表扩增产物量,X代表PCR反应体中的原始模板数n为扩增次数;理论上PCR扩增效率为*,PCR产物随着循环的进行成指数增长,但实际上:DNA的每一次复制都不*,即每一次扩增中,模板不是呈2的倍增长;实际应为:Y=X(1+E)n,其中E代表扩增效率:E=参与复制的模板/总模板,通常E≤1,E在整个PCR扩增过程中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X在1~105拷贝、循环次数n≤30时,E相对稳定,原始模板以相对固定的指数形式增加,适合定量分析,这也就是所谓的指数期;随着循环次数n的增加(>30次),E值逐渐减少,Y呈非固定的指数形式增加,后进入平台期。
3、荧光定量PCR定量的理论模式又是什么?
PCR是对原始待测模板核酸的一个扩增过程,任何干扰PCR指数扩增的因素都会影响扩增产物的量,使得PCR扩增终产物的数量与原始模板数量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通过检测扩增终产物很难对原始模板进行准确定量。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了相对准确的定量PCR方法,即荧光定量PCR。
PCR扩增通式:①Tn=T0(1+E)n
②Tn=Tn-1(1+E)n注:[0
其中E表示扩增效率,n为循环数,Tn表示在n个周期后PCR产物的数量,Tn-1表示在n-1个周期后PCR产物的数量,T0为原始模板数量。设定PCR到达指数扩增期时,产生一定的荧光(荧光依赖于某一循环扩增产物的总量,即特定的拷贝数K,为常数,大约在1010左右)高于背景为仪器所识别,此时的循环数为CP(crossingpoint),也就是K=T0(1+E)CP,取对数即:
lgK=lgT0+CP*lg(1+E)
CP=-1/lg(1+E)*lgT0+lgk/lg(1+E)
pcr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成分产品组成:DNA提取液2、CTPCR反应液、HS-Taqplus酶、UNG、CT阴性对照、CT临界阳性对照、CT强阳性对照。产品有效期:贮存于-20℃,有效期12个月。附件:注册产品标准,产品说明书。
适应症该产品用于对人尿道、生zhi道分泌物拭子样本中的沙眼衣原体核酸DNA的检测
PCR扩增时在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特异性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为一寡核苷酸,两端分别标记一个报告荧光基团和一个淬灭荧光基团。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刚开始时,探针结合在DNA任意一条单链上;PCR扩增时,Taq酶的5’端-3’端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同步。
pcr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检验原理:pcr核酸检测试剂盒从人血清或血浆中提取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通过RT-PCR一步法反应,利用特异性引物对HCVRNA进行体外扩增,在体系中采用Taqman-MGB探针法并结合非竞争性内标技术来定量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的数量。可用于临床对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和抗病毒yao物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