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污染或将导致哮喘
没有封闭的环境舱,把温度、湿度、空气流速进行控制,ELISA试剂盒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就是不规范的。因此包括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实验室、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活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评价和宣传、车内饰件的有害物质检测活动、车内空气质量净化治理服务以及车内空气净化器和净化技术的检测认证等方面的检测活动,都应该严格规范起来,才能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空气监测中心曾对200辆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近90%的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问题,而且大部分车辆甲醛超标都在五六倍以上,其中新车车内的空气质量zui差。
5月7日是第15个“世界哮喘日",记者从省城几家大医院呼吸内科获悉,近年来装修性哮喘、汽车尾气性哮喘患者越来越常见,这与城市的环境污染有直接关系。根据我国发布的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中国大陆地区哮喘总患病率达1.24%,华东地区成为哮喘重灾区。安医大一附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永怀介绍,空气污染不仅是指大气污染,刚装修过的新家、刚买的新车,都可能是诱发哮喘的“杀手"。“现在不少私家车主对车内空气污染没有充分认识,很少人会开着空调打开车窗放味。"心情差脾气坏可加重症状。李永怀建议,患者除了正规接受哮喘治疗以外,还应保持良好心态。
目前尚无强制性标准 业内人士称VOC标准衡量是否有毒更科学
目前为止,无论国内还是,尚无针对乘用车,尤其是小客车的多环芳烃含量的强制性标准。只是的汽车有一个自发“同盟",在出口汽车时,必须附上一份“汽车零件申报清单",上面要列出每个零部件所含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数量。ELISA试剂盒专家分析,由于这是行业内的“自愿协议",中国国内的汽车很有可能在出口时会附上清单,但在国内市场就会出于种种考虑,取消清单。相比之下,国外可能各方面管理比较严格,因此把这份清单作为企业自己的强制性标准。另外,我国日前出台了乘用车空气质量标准,在8项指标中同样没有多环芳烃。
标准缺失和检测方法无法统一有一定关联。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多环芳烃有物理、化学、色谱等多种测试方法,但具体到车内环境来说,情况又会复杂些。比如,多环芳烃到底更多存留于汽车零部件所使用的材料中,还是作为气体散发于汽车内部空间中?两种不同的形态,涉及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均不同。因此,即使新闻中报道,某些车型的多环芳烃含量较高,也要结合其测试方法来看。如果测试方法不合理,其结果的性也要打上折扣。
多环芳烃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物质的总称,其中,分子量偏大的一类,由于不易被人体呼吸道吸入,对人类危害较小;另一类分子量偏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不仅容易被人体吸入,也更易气化或液化,对人体危害较大。ELISA试剂盒前不久新闻中曝光的多款进口豪车采用沥青作为刹车板材料引起关注,就是因为从沥青中挥发的正是分子量偏小的有害类多环芳烃物质。郑安呐解释,新车内部气味较大,一部分来自多环芳烃,此外还有多种其他物质混合,比如座椅的皮革味道。因此,简单根据多环芳烃含量来判断是否有毒,实际意义不大。相比之下,采用VOC标准综合判断车内空气质量,更加合理。